8月22日,“创投天府・周周见”常态化投融资路演活动“双向揭榜挂帅”专场在成都高新区菁蓉汇举办。此次活动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指导道正网 ,四川省委金融办、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主办,成都高新区管委会承办,吸引了首批落地项目代表、投融资机构、科技服务机构等近120人参与。
\n活动通过项目路演、资本对接、自由交流等形式,为科技成果与市场资本的精准对接搭建桥梁,集中展示了成都高新区“双向揭榜挂帅”机制实施以来的首批项目落地成效。
\n创新实施“双向揭榜挂帅”
\n助力企业精准解决发展难题
\n笔者了解到,“双向揭榜挂帅”是今年四川省为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实施的一项创新机制。该机制分为“企业找技术”和“成果找市场”两条路径,一方面鼓励企业提出关键技术难题或重大创新需求;另一方面吸引全国乃至全球高校、科研院所及各类创新团队发布前沿核心技术,分别公开向社会寻求合作。
\n为积极推动项目落地,四川省、成都市及成都高新区和四川天府新区共同组建了12亿元的专项资金池,对揭榜项目按合同金额最高40%给予支持,单个项目资助上限达2000万元道正网 ,形成“发榜-揭榜-定状-落地”闭环机制,有效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n截至目前,“双向揭榜挂帅”发布了三批榜单,均已完成揭榜。作为四川省“双向揭榜挂帅”机制的核心承载区,成都高新区落地首批项目53个,其中,“成果找市场”项目26个,“企业找技术”项目27个,撬动投资超15亿元。“成果找市场”项目数量、金额全省占比均超50%。
\n首批落地项目将实现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跨越。作为四川省政府批复建设的天府实验室四个方向实验室之一,天府绛溪实验室入选首批榜单的“混合光子集成的近红外多波段探测芯片项目”,通过核心技术解决了高光谱成像系统受限于分光系统导致的体积大、质量重等难题,已实现农作物状态监测、伪装识别等应用场景演示。
\n“该项目在前期科研攻关中已取得关键技术突破,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要真正实现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仍面临工程化瓶颈与产业对接难题。”天府绛溪实验室相关负责人表示,借助在“双向揭榜挂帅”发榜,项目受到社会各界关注。
\n最终,上海卓谱微电子、海南华创九州光电联合揭榜成功,实现应用场景与企业需求的精准对接,打通了关键技术验证、产品测试到中试生产的转化链条。目前,“混合光子集成的近红外多波段探测芯片”即将进入量产,成功突破高光谱成像设备小型化瓶颈,并完成农业监测与伪装识别验证。
\n“正当企业在四处搜寻具备该技术能力的团队时,恰逢四川省征集‘企业找技术’揭榜挂帅需求。”成都九洲电子相关负责人说,企业通过“企业找技术”发榜,帮助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到了最佳技术提供团队,而且通过公开的揭榜挂帅方式进行了品牌宣传,提升了公司的知名度,政策资金支持更是减轻了公司的资金压力,坚定了公司的创新发展战略决心。
\n搭建投融资互动交流平台道正网
\n首批落地项目开展路演
\n在活动项目路演环节,“面向服务型制造的高分辨率激光三维成像技术示范推广”“芯片高密板级封装化学机械原子级抛光装备工艺与产业化应用”“黄磷电炉炉气膜法除尘提质去泥磷技术转化项目”“自体骨组织深低温储存技术体系建设及临床应用推广”“抗EB病毒感染的细胞疫苗治疗技术”等首批落地项目依次亮相。这些项目覆盖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均为“双向揭榜挂帅”成果找市场机制下,从技术攻关迈向产业应用的典型代表。
\n互动交流环节,投资机构代表围绕技术突破、市场竞争格局、项目盈利路径等关键问题与路演企业展开深入探讨,多家机构现场表达了进一步接触的浓厚兴趣,并就细节问题提出了宝贵建议。
\n“本次活动为我们提供了高效且专业的展示与交流平台,让我们能高效触达关注航空航天领域的投资机构,链接到政策支持与产业链上下游合作资源。未来,我们将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水平,以创新驱动企业发展,为完善产业链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贡献更多力量。”成都贝瑞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旭川说道。
\n打造成果转化首选地
\n全链条保障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n“双向揭榜挂帅”的成绩背后,离不开成都高新区构建的全要素支撑生态。
\n近年来,成都高新区加快构建“中试为核,三端发力”的成果转化体系,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策源端,打造北大成都研究院、清华芯华创新中心、天府绛溪实验室、天府锦城实验室等7家战略创新平台,累计建成69个国家级创新平台。转化端,深入实施中试跨越行动计划,首创“中试+”生态,建成中试平台96个,服务“天行者1号”人形机器人等中试项目4500余个(次),助力优赛诺等企业融资超28.5亿元。生态端,创新构建“资助—种子—天使—创投”早期资本服务体系,80%容亏尺度和80%原价回购让利制度全国领先,百亿天使母基金连续两年荣获“中国最佳天使母基金TOP3”。
\n当天活动现场,成都高新区推出“双向揭榜挂帅”项目落地保障服务,包括“三维度”精准支持:政策端,提供“科技+产业”政策组合礼包,对落地项目给予最高500万元股权融资奖励、最高1000万元研发费用补贴等,制定出台集成电路、医药健康、数字经济、航空航天等主导产业政策。载体端,选址菁蓉汇、盈创动力大厦,打造10000平方米的“双向揭榜挂帅”培育基地,给予最高24个月免租期;全域开放96个中试平台、69家国家级创新平台的设备与技术资源,提供“即研即试”便利。资本端,构建“资助—种子—天使—创投—产投—并购”全生命周期资本服务体系,为优质科技成果浇灌“金融活水”。
\n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双向揭榜挂帅”机制,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及顶尖投资机构的合作,不断完善成果转化体系,将成都高新区打造为全国科技成果转化的首选地和创新驱动发展的示范区。
\n文/程思瑜道正网
广盛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